國家嚴打過票還能抗?大批自然人已經消失!
醫藥網4月15日訊 近日來,在國家食藥總局的要求下,各地對“過票、走票”的專項打擊應聲展開。
上海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陜西、吉林的藥監部門皆下發通知或制定工作計劃,下大力氣進行專項整治。
筆者所處的中原大省,“過票、走票”素來繁榮的藥界暫時沒聽到什么風聲,不過想必也快了。
聯系到前不久的山東大案,相信此次全國上下展開的專項打擊,很大程度上源于孫氏疫苗案的余波。
業界“過票、走票”的確給藥品監管造成了不少的難度,所以,歷年來各地藥監部門對此行為的整治從來沒有停止過,不過,像這次各地如此迅速齊頭并進的現象,倒是少見。
觀察藥監部門對此現象不斷嚴查的新聞,盡管年年整飭,然而,“過票、走票”的行為并沒有完全杜絕。這次過票還能安然度過嗎?
過票存在的土壤
醫藥行業多年來的持續繁榮,自然而然會吸引大量的人員和資金流入。由于醫藥行業發展階段問題,為低成本推廣藥品,招商代理模式成為醫藥營銷主營模式之一,而招商企業的目標客戶90%的都是自然人。
自然人要操作醫院,但是醫藥銷售有自己的行業規范要求。受制于注冊成立醫藥公司的審批困難,有的省份十年來沒有新增過一家醫藥公司,多的是重組和兼并。
所以,自然人和數量有限的醫藥公司聯姻實屬必然,并形成互惠互利的剛需。這就是“過票、走票”存在的土壤,也是雖歷經打擊依然不絕的原因。
過票成本已經劇增
筆者所處省會城市的醫藥公司,以前很多企業都開展有“過票、走票”的業務,所不同的是,有的公司自營業務和對外“過票、走票”相結合,有的純粹是為自然人提供“過票、走票”的服務。
無需實貨入庫出庫,只攜帶進項票、出庫單、質檢,在開票大廳辦理入庫、出庫、開具發票。整個“過票、走票”的流程下來、最多只需半個小時就能辦好,如此快捷、便利、組織有序、態度良好的服務,是醫藥自然人的福音。
然而,經歷過藥監部門的整查之后,開展“過票、走票”業務的公司有了些許變化:稅金點位留出一定空間,然后把這項業務分包代理出去,代理人辦理各項手續和行業資質,名義上變成公司員工,把以往零散的業務歸攏在若干代理人手里。
一方面公司方便管理、同時可以規避一些風險(大事自然躲不掉,小事可以說是員工的責任——這也是傳統)。
另外一些實力背景沒那么強的醫藥公司,就要求在此“過票、走票”的自然人必須實貨入庫,同時租用公司的辦公室辦公。雖然醫藥公司樓上樓下走廊兩端的每間辦公室自成一體,但對外都統一以公司名義開展業務,只是分屬不同的“部門”。
對醫藥自然人的需求只堵不疏,所以,歷年來的嚴查沒有杜絕掉“過票、走票”,反倒促使這項業務更加專業,搞出了這個叫“掛靠“的升級產品。注意到這次的整頓也包含對“掛靠”的打擊,不知道以后還會出現什么樣的新生事物。
省會城市相對還算正規,監管薄弱的縣級醫藥公司的“走票、過票”業務就更寬松,最早時候只需帶著進項出庫單,交2-5個點不等的費用,就能向下游的藥店或者診所開具出庫單。
現在嚴了點,進項需要稅票、出庫單、質檢,實貨拉過去至少要驗一下,然后再向下游開出庫單、稅票。當然,出庫開多少自己定,入庫300盒,可以只開20盒,大多時候是繞開醫藥公司自己私下送,只要檢查時藥店能拿出來相應的出庫單和稅票就可以。
操作第三終端做控銷的自然人,都這么干。
大批自然人大量消失
藥監部門對“走票、過票”以及“掛靠”的整治,甚至是這次全國各地同步的高調嚴打,使行業更加嚴謹專業,對于百姓用藥的安全,這也是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。
除了嚴打之外,給“走票、過票”致命一擊的是稅金的上漲,之前底價2個點、高開10個點,量大能優惠;如今底價2個點、高開15個點,量小還要更高點。
對于毛利高的產品,這還可以暫時承受;對于低毛利純銷和做流通的這類自然人來說,幸福指數下降的就很厲害,“走票、過票”的自然人大量消失。
一位專業“過票”的朋友印證了這個事實,他說,已經有大半年沒開過增值稅票了,普票開的也少了點。
但是,強行把所有醫藥自然人驅離市場后,在上游醫藥工業的巨大產能,和下游醫藥終端大量的產品需求和紛繁的服務需求之間,如上所述,存在廣泛的需求。
而只有為數不多的經營公司存在的話,勢必會造成行業壟斷和更隱蔽的個人經營。
所以,想要徹底杜絕“走票、過票、掛靠”,就要解決這種現象后面的需求問題。
對于志存高遠醫藥人來說,并沒有人愿意在自己的經營藍圖上標記著“掛靠”。
嚴管嚴查當然沒錯,誰來滿足市場對經營公司數量的需求?